評論

踏入後疫症年代

如何打造未來商場?

2021年 04月 06日

近期有名店關閉在核心購物區的分店,未來仍難免會再有名店縮減分店數目。現時全球旅遊業均受到疫情打擊,疫情何時了,尚屬未知之數,負擔最貴租金的名店自然調整租舖策略,此趨勢將加快發展商為商場覓新路向。

以往旅客主導香港的零售市場,商場租戶組合自然偏重受旅客歡迎的零售商,商戶組合難免千篇一律。香港發展商並非沒有創意,只是受制於豐厚的租金下,自然要善用每呎的空間以爭取最高的租金收入,在此經營模式下,就算租客經營的業務具吸引力及創意,也難以承擔高昂的租金,承租的樓面也會較小,難以作更多新嘗試;發展商無需引入新的概念也收入滿滿,自然令香港商場發展漸漸落後於其他鄰近城市,如印尼耶加達非亞洲一線城市,商場有戲院已發展至設置滑梯,讓小朋友滑入影院的波波池再安坐於豆袋欣賞電影,若發展商仍然執著寸金呎土,香港商場的創意將繼續限於期間限定的「打卡」佈置。

踏入後疫症年代,名店熱潮過去,反而可以令商場業主重新思考如何重塑商場經營模式,尤其面對網上購物的競爭,除了提供針對高消費者的會員計劃及會所外,發展商要把商場打造成一個「好玩」、具活力的空間,並要成為社區生活的重要一環,透過節目及服務提供支持、娛樂及體驗,把購物模式相似的消費者聯繫起來。

網上購物普及下,未來消費者出外購物會更揀擇,會挑選可信賴及對社區更關注的商場購物。要與其網上購物競爭,商場要更講究商店銷售員的質素,他們對產品有豐富知識及能按顧客情況及需要推介合適的產品,而非一廂情願推廣新或高價產品,以便能與顧客建立可信賴關係及提供個人化的服務,才是勝過網上購物的關鍵。

現時我們每日至少花半日在網上世界,缺乏交流。發展商可以透過音樂及公眾節目把商場打造成一個促進交流的空間,吸引逃離網上世界,重拾交流的樂趣。

此外,目前商場已較以往更針對本地消費者,對面向本地消費者的零售商而言,現時其實是拓展業務的理想時機。

核心購物區商舖租金已普遍較上一份租約下跌60%至80%,以往只鍾情名店的商場也較以往願意接受針對本地消費者的零售商,因此,近期不少針對本地客群的零售商均積極擴張,當中自然包括疫症期間也人龍處處的Don Don Donki,部分日式生活百貨及高檔超級市場,於疫症爆發前無意擴張,現有見業務不跌反升,正積極物色舖位擴張。未來數月商舖市場的租賃需求主要會來自食肆、生活百貨及教育中心等針對本地客群的商戶為主。

名店收縮業務,絶不會是香港商舖市場的末日,香港擁有逾七百萬的人口,購物逛街幾乎是每周的指定活動,對零售市場具支持作用,請發展商及零售商大膽嘗試新概念。

文章原刊登於《星島日報》。

對文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