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食肆積極物色住宅區商舖擴充

無論旺市逆市,飲食業除了注意打卡元素外,更要為顧客打造獨特的購物或飲食體驗,為顧客帶來新鮮感,提供獨有的服務或產品,才能持續吸引客戶,打造人氣「長龍店」。

2020年 11月 10日

今年零售市場飽受疫情打擊,但值得注意是每逢政府放寬限聚時,翌日、甚至當晚不少受歡迎的餐廳已經見人龍,部分新人龍店要排隊至少1小時,顧客也沒有卻步,足見香港人愛吃的本性,也顯示飲食業長遠發展仍然比較穩定。

香港有不少高級餐廳只提供晚膳,疫情期間防疫措施令他們未能提供晚膳,對他們打擊極大,因此,轉移提供預製食物外賣,顧客可以輕鬆在家享用美食,甚至提供私人的到會服務,希望彌補生意損失。筆者近期與他們商談時,他們均表示10月起放寬限聚令措施後,生意已大為好轉,原因不難想像,相信是由於不少市民已厭倦長期在家飲食,近月飲食業的氣氛已大為改善。

因此,現時除了西餐廳或高檔餐廳暫緩擴張計劃外,針對普羅大眾的餐廳,尤其日本主題餐廳及主力外賣的食肆仍然積極在市場擴張物色商舖。

不過,有別於以往的是,普遍食肆未有與過去般僅鍾情四大核心購物區,反而傾向租用住宅區內的商舖,例如鰂魚涌、深水埗、荃灣、觀塘及荔枝角等地,一方面是因為商舖租金叫價較「貼地」,另一方面,疫情已改變市民的生活模式,每周可能有一天會在家工作,假日也往郊外,未必會往核心區購物,住宅區則有龐大的居住人口可支持生意,就算疫情不幸再度爆發,也能有外賣生意,防守性高。各區中以鰂魚涌表現最優勝,既鄰近住宅區,也毗鄰太古坊的商廈群,面向的客戶消費能力較高,營業額較有保證。

由於疫情於海內外均未完全受控,亦難以預期何時才受控,旅遊業前景未明朗,相信要待情況明朗後,旅客數字始會回升,零售商及食肆仍會針對本地消費者,因此,商戶主力在非核心購物區物色商舖的趨勢仍會持續。

另一積極在市場物色舖位的為新晉創業者,原本一直只在IG等社交媒體作網上銷售的小食或甜品店,見租金回落,也開始開實體店。逆市中反而有利他們物色理想的舖位,近期置地廣場、又一城、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等均有引入這些商戶開設pop-up store,面積約100至300平方呎。以往這些商場少有引入這些商戶,但現時市況回落,引入這些商戶有助吸引人流,增加商場的新鮮感。

除了商戶物色商舖的地點有別於以往,以面積1,000平方呎的商舖最吃香,主攻外賣的食肆則承租300至500平方呎商舖,降低投資風險。

不少創業人士均選擇投資食肆,不過,無論旺市逆市,飲食業一直競爭激烈,要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除了注意打卡元素外,更要為顧客打造獨特的購物或飲食體驗,為顧客帶來新鮮感,提供獨有的服務或產品,才能持續吸引客戶,打造人氣「長龍店」。

文章原於2020年11月10日刊登於《星島日報》。

趙海瑜 Michelle Chiu,仲量聯行商舖部董事
趙海瑜 Michelle Chiu
仲量聯行商舖部董事

對文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