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居生活︰年輕專才、投資者各有得益

香港許多年輕專才甫進入職場,未必想立即擺脫學生時代的生活模式。

2019年 04月 03日

私人住宅市場於2019年初至今再趨熾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關注市民能否置業,由此可見,城中數以千計不合資格租住公屋的千禧世代要不是接受繼續與父母同住,就是將高達八成月薪付作租金。

然而,現時不少年輕人決定選擇共居生活,共居住所通常設有備有私人浴室的獨立睡房,厨房、客廳、洗衣等設施則共用。

據仲量聯行數據,香港共居住所數目現時為2017年的近三倍。包括紅磡「型.宿」、太子Weave on Boundary在內,近期共居盤單人房月租2,800至9,500港元。

共居住所租金若能與傳統私樓市場相比較低,將可吸引租戶。

然而,成本並非租戶考慮的唯一因素。仲量聯行香港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稱:「比起以前,共居空間漸變成時尚生活之選。共居住所對居港的外地人吸引力尤其大,他們希望在所到城市融入社群,認識朋友,而又無須簽長租約。換言之,營辦商和投資者能較靈活調高租金。」 

無法在校園覓得宿位的學生、希望以相宜價錢獨立生活的年輕專才亦形成需求,為有意分散物業組合的投資者奠定穩固基礎。共居住所顯然使租戶、業主雙雙得益。

閱讀本行‘《香港另類資產類別》報告,了解香港一些主要另類資產類別及潛在投資機會。

瞭解更多?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