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5年第一季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額按年增20%至363億美元

香港首季商業地產投資額按年跌17.8%

2025年 05月 08日

Yvonne Liu

香港及澳門公關董事
+852 2846 5264

香港, 2025年5月8日-仲量聯行的數據和分析顯示,2025年第一季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按年增長20%至363億美元,創下2022年加息周期啟動以來最高首季投資額。即使面對關稅壓力,該區仍連續六個季度錄得按年增長。除工業及物流地產外,所有地產領域的投資均有所增加,反映投資者持續依據客觀的基本面分析作出理性決策。

跨境投資方面,亞太區首季錄得86億美元的海外資金流入,按年大幅增長152%,創下2019年以來同期新高。其中,寫字樓、物流及住宅資產最受海外投資者青睞。全球資本在日本大舉收購寫字樓和商舖物業。儘管利率上升,日本各類地產資產仍維持正收益率利差,繼續穩居亞太區最受外資青睞的市場地位。2025年第一季,日本吸引137億美元的外資流入,較去年同期增長20%,創下五年來最高首季紀錄。

香港首季成交價逾5,000萬港元的商業物業,成交總額達8.5億美元,按年減少17.8%。受利息高企所影響,上季投資市況仍然較為淡靜,買賣交投主要由銀主盤支撐。投資者對入市仍然審慎,由於核心物業的融資借貸成本已超過5厘,普遍投資者要求物業的租金回報率至少達6厘或以上。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陳國章表示:「目前香港受美國關稅及利率政策未明影響,寫字樓的資本價格仍見下跌,但這亦為尋求價值型資產的投資者,尤其用家帶來入市機會,近期港交所購入中環交易廣場一期9層寫字樓便是一例,預料用家將持續活躍。工廈投資市場則仍由細額成交支撐,機構投資者因高息環境,對投資工廈仍抱觀望態度。」

展望投資前景,他表示,借貸成本高於投資回報的情況下,投資氣氛難望於短期內顯著改善,預期成交金額將於低位徘徊。不過,若美國減息及內地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則可提高投資信心。

仲量聯行亞太區資本市場行政總裁Stuart Crow表示:「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持續回升,充分反映亞太區基本面穩健,對全球資本極具吸引力。儘管短期內關稅等因素可能導致市場波動,令大型交易活動暫緩,但長線、尋求穩定收益和更高回報的投資者,將持續佈局具韌性的商業地產,以抵禦短期波動的影響。我們相信亞太區將持續受惠於跨境資金流入。」

關稅壓力下亞洲投資成本或趨下降

美國關稅政策料將對多國經濟造成衝擊,包括拖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其中越南、馬來西亞、南韓等高度依賴對美出口的市場預計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隨著增長預期下調及經濟衰退風險增加,所有商業地產的租賃與投資活動恐將受到影響。就業增長將影響寫字樓需求,而消費支出則拖累零售額,進而影響商舖租賃表現。

物流地產同樣面臨衝擊,貿易活動減少或分銷路線改變將影響倉儲需求。例如,名古屋港(日本貨運量最大的港口)周邊的倉庫,由於當地約有35%的汽車零件出口至美國,未來資產價值及流通性或將受壓。然而,受惠於電商滲透率上升和中產階級擴大等結構性趨勢,亞太區內部貿易依然穩健。

仲量聯行亞太區資本市場投資者情報和策略主管Pamela Ambler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轉弱,美元走勢轉趨疲軟,這對依賴美國出口的亞洲市場構成潛在的貨幣貶值壓力。此趨勢或將引發連鎖效應,導致以美元計價投資的區域和全球資本進入亞洲房地產市場的成本下降。同時,部分基金面臨資金配置壓力,而私人信貸正逐步填補銀行轉向優質資產所留下的資金缺口,住宅和數據中心等資產類別正日益受到放貸機構的青睞。」

了解更多:仲量聯行2025年首季資金流向報告(Capital Tracker)。


關於仲量聯行

仲量聯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號:JLL)為領先的全球商業地產和投資管理公司,過去200年為客戶購置、興建、租用、管理及投資多元化的商業、工業、酒店、住宅及零售物業。仲量聯行為財富500®公司,年收入達234億美元,業務遍佈全球超過80個國家,以及我們分佈全球的超過112,000名員工,提供匯聚地方智慧的全球平台。為了塑造地產的未來,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協助客戶、員工及社區SEE A BRIGHTER WAYSM。「JLL」為仲量聯行的品牌名稱及註冊商標,詳情請瀏覽jll.com